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关于吉林大学2022年度公开招聘管理系列职员的启事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2-03-27 01:43:50 |  访问:40245

学生|教职工|校友|考生及访客

中文|english

吉林大学
学校概况

学校标识

吉大简介

历史沿革

领导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统计资料

校园导游

学校章程

机构设置

管理、服务与业务机构

院系设置

研究机构

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在线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信息

学术期刊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科建设

国家重点学科

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211工程

985工程

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

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

管理干部队伍

专业技术人员

对外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国际教育学院

国际语言学院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留学生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学生就业创业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校园快讯学术信息校园文化招才纳贤校庆70周年

通知公告

关于吉林大学2022年度公开招聘管理系列职员的启事

作者: 时间:2021-12-09 点击数:

校人字〔2021〕291号

根据《吉林大学2022年度公开招聘管理系列职员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吉林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系列职员,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管理系列职员岗位为九级职员岗位,招聘岗位共50个,其中男性岗位25个、女性岗位25个。男性岗位与女性岗位分别申报,详见吉林大学公开招聘网站(careers.jlu.edu.cn)“岗位分类”栏目。

硕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的新聘管理系列职员,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为研究实习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相应学位的新聘管理系列职员,专业技术职务确定为助理研究员。

二、招聘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守国家法律,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二)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含应届毕业生,但须于2022年8月1日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

(三)年龄未满30周岁(1991年8月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年龄未满35周岁(1986年8月1日以后出生)。

(四)具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遵纪守法,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廉洁自律。无违法违纪行为记录。

(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合作。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或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不得报名;在各级公务员招考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以及受到不得报考处理并仍处于禁考期的人员,不得报名。有上述情形人员,一经发现,取消其应聘或聘用资格。

三、回避

(一)凡与招聘岗位所在处级单位人员存在夫妻或父母子女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报考同一处级单位。

(二)根据国家对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规定的回避制度,凡有下列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事业单位聘用至具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岗位,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人员的事业单位聘用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岗位,也不得聘用至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工作的内设机构正职岗位:

1.夫妻关系;

2.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3.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叔伯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

4.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

5.其他亲属关系,包括养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及由此形成的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和近姻亲关系。

(三)聘用单位负责人员和招聘工作人员在办理人员聘用事项时,涉及与本人有亲属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招聘公正的,应当回避。

(四)严格贯彻《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和《吉林大学关于进一步强化工作回避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关于回避的各项要求。凡与考生存在应当回避关系的人员,须主动向单位报告,并不得参与任何与考试相关的工作。

四、报名

本次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不接收纸质报名材料。报名实行诚信承诺制度,应聘人员须保证报名信息及相关证明材料真实、准确、完整、有效。如应聘人员提供的材料或信息不真实,一经发现,随时取消其应聘或聘用资格。如应聘人员未能在规定时限内提供完整、有效的报名材料,或材料存在内容不全、不符合要求等情况,视为考生自动放弃报名,学校取消其应聘资格。

应聘人员须在吉林大学公开招聘网站(careers.jlu.edu.cn)注册后选择报考岗位并填报个人信息。

(一)每位应聘人员只可申请一个岗位,一经提交不可更改;应聘人员不得同时报考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和管理系列职员岗位,否则直接取消应聘资格。

(二)报名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17日16:30时,提交材料不齐全者视为放弃报名。

(三)因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应聘人员在报名时须在报名网站内如实选择“吉林大学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其他人员”。

五、资格初审

学校将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于2021年12月22日之前在吉林大学主页通知公告栏(www.jlu.edu.cn)和吉林大学公开招聘网站对资格初审合格人员信息进行公示,学校不再以其他方式通知。

六、考试内容和形式

考试分为基本能力测试、心理状况测试和综合面试。

(一)基本能力测试

1.测试科目:①基本素养考察②个人能力测验。

2.测试形式及时间:基本能力测试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初步定于2022年1月8日举行,具体时间及相关要求另行通知。

3.计分标准:基本素养考察、个人能力测验均为百分制。

4.确定进入下一环节人选:学校根据测试成绩,按照“①基本能力测试成绩大于等于120分。②男性岗位考生的基本能力测试成绩排名进入本次招聘管理系列职员男性岗位数的3倍以内(含3倍);女性岗位考生的基本能力测试成绩排名进入本次招聘管理系列职员女性岗位数的3倍以内(含3倍)。”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原则确定考试合格人选。如某岗位符合上述条件的末位考生成绩并列,可同时确定为考试合格人选。

5.学校对拟进入下一环节人选进行资格复审,通过资格复审的考生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6.学校将在吉林大学主页通知公告栏和吉林大学公开招聘网站公示进入下一环节人选及其他相关事项。

(二)心理状况测试

心理状况测试环节相关事宜另行通知。

(三)综合面试

1.面试内容:综合面试的内容包括自我介绍和现场提问。评委通过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求职机动性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自我情绪控制、举止仪表、专业(创新)能力等指标,对考生进行打分。

2.确定考察人选:根据男性考生综合面试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本次招聘管理系列职员男性岗位数1:1的比例,确定男性岗位考察人选;根据女性考生综合面试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按照本次招聘管理系列职员女性岗位数1:1的比例,确定女性岗位考察人选。

综合面试环节相关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七、公示及确定聘用人选

按照《方案》相关规定,对于综合面试确定的考察人选,学校将进行政审。政审合格并经学校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后,学校对考察人选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或虽有异议但不影响聘用的,确定为聘用人选,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入职手续。

八、聘用管理

新聘管理系列职员按人事代理方式聘用管理,与学校签订固定期限聘用合同,首聘期为三年(含试用期)。首聘期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可续聘三年,并由人事代理方式转为学校直接管理;考核结果为“合格”等次的,可续聘三年,继续按人事代理方式进行管理;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学校不再聘用。连续两个聘期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可与学校签订长期聘用合同;聘期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学校不再聘用。具体待遇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九、其他

(一)吉林大学依法依规进行公开招聘,各关键环节的重要信息均通过吉林大学官网和吉林大学公开招聘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发布,请相关人员持续关注。考试全程不收取报名费和任何其他费用。我校从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进行人员招聘或组织培训,请各位考生及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对于假冒吉林大学名义行骗的单位或个人,我校将配合公安部门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二)对于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学校将追究具体责任人责任,并取消应聘人员应聘资格。

联 系 人: 南老师 于老师 夏老师

联系电话: 0431-85166282

吉林大学人力资源处

2021年12月9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信息管理和技术维护:吉林大学大数据和网络管理中心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吉公网安备 22017302000045号

网站导航

当前访问量: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访问

推荐:更多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